唯世读书会||《被讨厌的勇气》3:你要被困在评价里吗?
被讨厌的勇气 你要被困在评价里吗?
最近看到朋友发了一条这样的动态:大家都说我染的头发好看,哈哈开心,之后继续染这个颜色。
几天前她刚染完头发时发的动态是:今天新染的头发,帅爆了,我爱死了,下次继续染这个颜色,哈哈哈。
大家看出这两条动态的差别在哪了吗?同样都是想要继续染这个颜色的头发,但是前置条件变了。刚染完头发时是,我喜欢所以继续染;几天之后是,别人的评价好,所以继续染。
我们一直活在别人的评价中
作为孩子,家长用是否听话来评价我们;
作为学生,老师用学习成绩来评价我们;
作为成年人,亲戚用薪资和社会地位评价我们
……
那面对这种评价我们要怎么办?
有的人选择服从于这种评价
去追求他人对自己的认可
作为孩子乖巧听话
作为学生拼命学习
作为成人竭力成长
骑手们被困在系统里
你要被困在评价里吗?
我们不是不要懂事、学习、成长
而是要思考
我们做这些的前提是什么?
我们是因为体谅家长、热爱学习、渴望成长,
还是你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课题分离
01 我们都要为自己而活
我们要有清晰的认知:
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我
所以我们没必要满足他人对我们的期待
也没表要活在评价里
我们应该清楚什么是自己的课题
什么又是别人的课题
基本上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
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
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
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
只需要考虑一下:
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高考已然结束
选择学校正式提上日程
而在这个阶段
很多家长就会为孩子
选择一个他们满意的院校
而我们仔细思考一下:
选择院校这件事的最终结果需要谁来承担?
是孩子
孩子才是那个最终要在这个学校里
生活四年的人
而父母并不是
就院校选择这件事而言
家长要明白这是他的课题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
我们可以随时给予帮助
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
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02 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很多人会说
你说要分清楚这件事情是我的课题
那件事情是你的课题
这不是在割裂人们的情感吗?
让人们以自我为中心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
反而我们过度在乎他人的评价
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请你考虑一下
认可欲求的实质——
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
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
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
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
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
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
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
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
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重要的不是他人的评价而是自我的价值
我们之所以向外寻求他人的评价与认可
其实是对自己的不确定与不自信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别人怎样看待我?
我们希望从别人的认可中
找到自己的价值与归属感
但这其实恰恰是不对的
寻求内在自信,走出评价的陷阱
我们不自信、没有价值感的感受
来源于比较
与他人比较
与理想中的自己比较
我们觉得我们应当
上最好的大学
有最好的成绩
进最厉害的公司
但事实上并没有
这种从完美的自己身上做减法的落差感
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失败
不要这样
不要和任何人比
包括那个理想中的自己
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
而是从零出发给自己加分
想想我们从出生起
一路走到现在
经历了多少磨难
学会了多少技能
才能有如今的生活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这个
成长如此之大的自己呢?
医生出诊时间
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9:00-19:00
周六至周日9:00-17:00
详细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35号健康智谷大厦104、504唯世心理
门诊电话:
门诊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