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啦~||开学第一课:分离不焦虑
面对这种场景,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孩子这是分离焦虑了啊!”确实,“分离焦虑”这个词已经成为了一种公共认知,但为什么会出现分离焦虑呢?我们作为家长又该如何预防或缓解孩子分离焦虑的状态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分离焦虑,看一看它的前因后果吧~
分离焦虑
主要原因
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通常从三个方面体现:
1、社会因素:生活环境的改变、陌生的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变等
2、家庭因素:不同的教养方式导致的孩子没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安全感
3、个性因素:外向性格更能使孩子快速适应新环境
如何避免分离焦虑的产生?
从幼儿园和家长两个方面,进行良好的家校配合,能够大大减少幼儿的分离焦虑:
幼儿园角度
1、轻松快乐的园内环境:设施丰富、幼师热情的幼儿园能够降低幼儿的恐惧感,需要幼师在开学前尽量了解幼儿的信息,在迎接幼儿的当天,多与幼儿互动,抱一抱、蹲下身子说话、喊幼儿的常用名(乳名)等等,这些幼儿更加熟悉的行为语言可以缓解焦虑情绪。
2、丰富的活动设置:在开学当天,幼儿园可适量组织集体活动,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玩玩具可以让彼此有熟悉的过程,较为宽松的要求也能够让幼儿有更好的适应过程。
3、设置“入园前开放日”:即在开学前邀请家长陪同幼儿来幼儿园“一日游”,通过家长陪同游戏、参观、和本班幼师及其他小朋友交流互动,提高幼儿对幼儿园的熟悉程度,从而为上幼儿园做好心理准备。
家长角度
1、提前培养自理能力:北京师范大学陈帼眉教授指出: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与作息制度以及幼儿独立的生活能力,也影响幼儿的分离焦虑。在幼儿两岁左右,即可让幼儿学习自己吃饭、上厕所、穿脱衣物等,学会表达情绪和表达需求,这样会为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2、多参加社会活动:人是社会性动物,从出生起就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那么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也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家长可尽早培养幼儿与其他小朋友的社交能力,例如经常带孩子与小区的同龄小朋友玩耍、去游乐场或参加主题活动等,让幼儿接受“除家人以外的人群”这样的群体,从而减少幼儿对外界的“封闭性”。
3、知己知彼:家长在为幼儿选择幼儿园时,应尽量多的了解幼儿园的特点、文化,不应盲目随大流,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方式,家长应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方式,选择更适合孩子的幼儿园,与日常生活方式更相近的幼儿园生活能够降低幼儿的焦虑风险。
宝宝长大啦~作为迈出的人生第一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快乐出发,赢在勇敢探索的第一步哦!
医生出诊时间
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9:00-19:00
周六至周日9:00-17:00
详细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35号健康智谷大厦104、504唯世心理
门诊电话:
门诊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