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专家

Psychiatry Department

精神类疾病为什么要做心理治疗?

目前我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及交际能力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家庭、社会都有重大影响相当一部分患者只能终身接受医院治疗。我国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大多局限于常规的药物治疗及传统护理患者在封闭的住院环境下活动受限、缺乏文体娱乐及交流平台这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躯体功能的恢复是十分不利的。住院期间患者病情控制稳定但根本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出院后缺少家庭及社会的照顾、关心病情很容易复发甚至恶化

(一)致病原因

从致病原因来看,精神类疾病可分为内因类、外因类及社会心理因素类精神疾病。其中内因类精神疾病是指目前病因不明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以及某些精神发育迟滞;外因类精神疾病指包括外界和躯体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如脑器质性精神病、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等。总之,均是不可抗力的诱因。而社会心理因素类疾病是指由于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心理创伤、内心矛盾以及家庭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的影响等引起的精神类疾病。不论外因、内因或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精神疾病,患者均会具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且过重的心理负担会反过来影响其疾病的恢复。

(二)心理治疗对于精神类疾病的作用

1、帮助患者正视疾病,去除病耻感。

     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往往有很多的病耻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污名”。精神疾病“污名”包括自我污名和公众污名,自我污名指患者自身对于精神疾病的认知偏差而导致的情感、行为的消极后果;公众污名,指人们对待被污名化群体的态度及行为,这些被污名化的群体均具有社会不期望或不名誉的特征。心理治疗的一个方向就是帮助患者合理看待自身疾病,正式并接纳自身,从而去除病耻感。

2、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提升心理水平

心理治疗师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鼓励患者正视精神疾病,除了将疾病相关知识向其详细介绍与讲解外,更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其负面情绪,及时开导、疏通。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诉家属多来看望患者并进行鼓励与关怀要理解和支持患者不能对患者要求得过于严格更不能嫌弃、歧视患者。用科学的心理治疗方法和柔和的语言去感化、鼓励患者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让患者从心底接受治疗并积极配合进行精神科治疗与康复训练。

3、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重建社会归属感。

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精神疾病患者存在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心理负担等,通常表现在易怒、暴躁以及敏感性等方面。临床护理中需要关注心理干预的价值,为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治疗。因此针对精神类疾病做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其心理抗压能力,并帮助康复的患者重新适应社会,恢复社会功能与工作,回归正常生活。

4、改变其归因方式,帮助其个人成长。

精神疾病患者在康复期间会因为个体与常人之间的差异而产生自卑、羞愧等情绪,且在归因方式上会选择更加极端的归因策略,进而保护自己或否定自己。因此针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方式进而调整其对于发生事件的归因策略使其改变对于生活事件的观点,防止其由于不合理的归因而导致情绪问题的产生。由此可见,对于归因方式的改变不仅能够解决患者在康复后的社会融入困难,亦可以此降低情绪类精神疾病的发生概率。

总之,心理治疗能够使患者从心底积极配合治疗对康复及生活重拾信心能够显著的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目前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已被广大精神疾病医疗机构所重视其在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功能及交际能力的提升中所产生的作用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所认可。

医生出诊时间


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9:00-19:00
周六至周日9:00-17:00

详细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35号健康智谷大厦104、504唯世心理

门诊电话:

010-82351801/13161351801

门诊预约


图片名称